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癌症海嘯來勢洶洶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 世界衛生組織於今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發表國際研究機構癌症機構(IARC)預測報告指出,全球癌症快速增加,未來20年癌症新發案例將從2012年的1,400萬個案例增加到2,200萬名(增加幅度達57%),這波浪潮來勢洶洶,國人不得不重視。 由於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使得台灣癌症發生人數仍持續在增加。依據最新出爐的癌症登記報告,2011年癌症新發人數為92,682人,較2010年增加2,033人,每10萬人中有399人診斷出癌症,即每251位國人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每5分鐘40秒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8秒。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而癌症發生年齡之中位數,與2010年同為62歲。 2011年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發生序位同2010年。發生人數以肺癌及乳癌增加最多,較2010年分別增加444人及401人(各增加4%);而大腸癌癌症發生人數再創新高,六度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乳癌則發生人數首度突破萬人大關。 雖然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問題,先進國家的癌症發生率也都居高不下。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台灣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與OECD國家比較排名第22高比歐美先進國家低,但死亡率排名第10高,高過許多先進國家,這顯示我們在癌症防治的工作仍需持續努力。 堅守第一道防線,小心新興致癌因子!以防癌症悄悄上身 除了菸、酒、檳榔外,肥胖、不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也都是導致癌症發生的元凶。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主要危險因子,佔癌症死因的30%。國人罹癌多集中於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等五種癌症,合計達所有罹癌人數的6成以上,其中大腸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這些癌症發生的主要因子,都與前述致癌因子有關。如:肺癌的發生受到吸菸與二手菸的影響甚大,口腔癌與食道癌則與抽菸、喝酒、嚼檳榔息息相關,而近年來,國人大腸癌及女性乳癌居高不下,肥胖、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等新興致癌因子則是主要原因。
資料分析顯示國人在肉類及油脂性食物的可獲性都高過其他亞洲國家,這代表肉類及油脂性食物在國人的飲食結構中相當重要,這些飲食習慣多少都會對國人的肥胖及罹癌率造成影響。近十年來國人過重及肥胖情況日益嚴重,而肥胖所造成相關非傳染性疾病及死亡,並不亞於吸菸對健康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較健康體重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相對危險性達3倍以上,而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等癌症的相對危險性也介於1至2倍之間。 除了不健康飲食外,缺乏運動亦是導致大腸癌及乳癌發生的原因。世界衛生組織於2009年指出,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然而依據2013年運動城市調查資料顯示,國人男女缺乏運動的比率分別高達64.4%及73.1%;相較於OECD國家,國人男性缺乏運動的比率排名第二高,女性則居冠。 曾從事餐飲業的黃小姐表示,多年前,她不太重視健康飲食,非常喜歡吃肉,不愛蔬果,也不喜歡運動,身高約160公分的她,當時體重重達80公斤以上,不知道肥胖對身體造成嚴重危害的她,仍常常大魚大肉,直到因腳痛去醫院作身體檢查,剛好醫師建議她順道做大腸癌篩檢,發現大腸癌後,才開始瞭解到健康體重與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為了自身的健康,她除了已減重成功外,更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在飲食方面,不僅天天五蔬果,更採用少肉及少油脂的飲食,她表示能保有現在的健康狀態,體重控制得宜,乃歸功於規律運動與健康飲食這兩位功臣;因此提醒大家,為健康著想,一定要避免肥胖,透過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都可以改善肥胖的情形。 雖然癌症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但30%以上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預防的。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預防重於治療」為癌症防治理念最佳寫照,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其實,預防癌症的第一步就是要從源頭做起,只要堅守第一道防線,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避免已知的危險因子,加上定期癌症篩檢的第二道防線,遠離癌一點都不難。切記「打擊癌症,人人有責」,所以人人都應養成正確防癌的觀念!
1 評論
資料來源:【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資料來源: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 記者彭宣雅/製表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咖啡可以護肝?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不少肝病患者為了保肝,吃一堆保健營養品,甚至是來路不明的保肝品,不僅無法保肝、護肝,還會造成腎功能衰竭失調。其實,肝病患者想要保肝護肝,不妨試試喝咖啡,而美式咖啡是首選,冰咖啡則不具效果。江守山表示,日本曾針對九萬東京都市人口進行研究,研究發現B肝、C肝患者喝咖啡和降低肝硬化和肝炎風險有著劑量關係,每天喝一杯咖啡,可降低肝硬化、肝炎的機率78%;喝兩杯咖啡,風險降低一半;若一天喝到四杯咖啡,風險可降到25%。 喝咖啡為什麼可以保護肝臟?江守山說,瑞典一項研究推測,原因可能在於咖啡生豆裡的「綠原酸」。咖啡中綠原酸會隨著咖啡烘焙的溫度而減少。若想保肝,喝重烘焙的冰咖啡,和無咖啡因的咖啡都無效。 江守山解釋,咖啡中的含有的綠原酸多寡,和沖泡的方式有關,美式咖啡的綠原酸最多,其次是義式咖啡、虹吸咖啡,最後是冰滴法的冰滴咖啡,因此說喝冰咖啡無效。 衛福部建議民眾,一天的咖啡因攝取量不要超過300毫克。想要護肝保肝,究竟一天要喝幾杯?江守山說,端看患者喝的是什麼咖啡豆,以阿拉比卡咖啡豆來說,咖啡因含量相對較低,每一份阿拉比卡咖啡豆沖泡的咖啡約有30 毫克咖啡因,因此患者一天即使喝三、四杯也沒問題。 至於羅布斯塔咖啡豆,咖啡因含量高,每一份咖啡約含有100毫克咖啡因,若依據衛福部建議的咖啡因攝取量,患者一天最好不要超過三杯。 有些人喝咖啡會心悸,江守山認為,這是可以被訓練的;至於喝咖啡會引起骨質疏鬆症,他指出,若一杯咖啡導致人體流失四毫克鈣質,但人一天需攝取1200毫克鈣質,因此對人體影響小。很多人喝咖啡會睡不著,其實只要下午5 時以後別喝咖啡,對睡眠影響不大。 【2014/04/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大紀元3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9日電)由橘子皮做成的「陳皮」是廣東人喜愛的食藥材,但小小一塊果皮卻是價值不貲,香港一對母子也因此翻臉。 明報今天報導,一名68歲、姓余的婆婆昨天報警求助,表示家中存放的17罐陳皮不翼而飛,她懷疑是兒子所為,要求拘捕他。警員為此拘捕懷疑涉案的42歲兒子,又追查陳皮的下落,但相信陳皮已被出售圖利。 報導引述余婆婆說,家中收藏的陳皮,是祖先所留下來,分存在30多個不同大小鐵罐裡,時間從數十年至近百年不等,被視為「傳家之寶」,從未想過出售。她說,多年來家裡只是取陳皮來煮食或沖水止咳;過去她與母親每年都會把陳皮放在街上「曬太陽」,母親會持傘在旁看守。 余婆婆說,父母離世後,她繼承了這批陳皮。 報導引述藥材店負責人說,目前市面所售的陳皮多為4至5年期,來貨價為港幣200(新台幣800元)至300元一斤,10年期的要1000多元一斤,逾20年期的達5000元一斤。 至於50至60年期的陳皮,過去沒有在批發市場上看過。 據報導,先前有80年舊陳皮以每百克人民幣11萬元成交,依此計算,如果余婆婆所失的陳皮「年代久遠」,估計價值可達港幣2000萬元(新台幣8000萬元)。 |
版權所有 引用請註明出處 品味實業有限公司 統編:24677853 屏東縣新園鄉光復路31號 服務電話:08-7320370 0971250101 E-mail:[email protected] Line ID:@pinwei168 FB粉絲頁:品味大地 |
|